4%法則是什麼?用一杯咖啡的時間規劃你的退休生活

4%法則退休規劃理財概念
圖片來源:Adeolu Eletu on Unsplash

某個悠閒的早晨,我一邊品著手沖咖啡,一邊計算著需要多少資金才能實現財務自由。就在那時,我發現了「4%法則」這個簡單卻強大的退休規劃工具。今天,就讓我們用一杯咖啡的時間,聊聊這個讓很多人安心退休的策略。

4%法則的由來與概念

4%法則又稱「安全提領率法則」,由威廉·本根(William Bengen)提出。他分析1926年至1992年的市場數據後發現:當每年從投資資產中提領不超過4%,在資產配置適當的情況下,有高度機率能支撐30年的退休生活。

這個法則基於幾個重要假設:

  • 資產配置:50%股票與50%債券,分散風險追求穩健報酬
  • 投資期間:至少30年的退休生活
  • 通膨調整:每年提領金額根據通膨率調整,保持購買力

如何計算你需要的退休資金?

4%法則的公式非常簡單:年提領金額 = 投資資產 × 4%

反過來推算,如果你想知道需要多少資產才能退休:需要的資產 = 每年現金流 ÷ 4%

舉例來說:

  • 想要每年有60萬元現金流:60萬 ÷ 4% = 1,500萬元
  • 想要每月6萬元現金流:6萬 × 12 ÷ 4% = 1,800萬元
計算退休資金財務自由規劃
圖片來源:Carlos Muza on Unsplash

用4%法則創造每月3萬元現金流

讓我們來實際計算一下如何用4%法則創造每月3萬元的現金流:

  • 每月現金流目標:3萬元
  • 每年需要的資金:3萬 × 12 = 36萬元
  • 根據4%法則,需要的本金:36萬 ÷ 4% = 900萬元

接下來就是透過儲蓄與投資規劃來達成這900萬元的目標。即使資金有限,小資族也能透過定期定額投資,每月固定比例投入市場,利用複利效果長期累積財富。

4%法則的優點與限制

優點

  • 簡單易懂,快速估算退休所需資產
  • 基於歷史市場數據,經得起長期波動考驗
  • 適用性廣泛,不同投資風格都能應用

潛在限制

  • 通膨壓力可能影響實際購買力
  • 基於美國市場數據,其他市場效果可能不同
  • 未考慮稅務因素,實際到手金額可能較少
  • 長壽風險:如果退休超過30年,可能需要調降提領比例

在咖啡杯見底之際,希望4%法則能為你的退休規劃提供一個清晰的起點。記住,這只是一個參考框架,每個人都需要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度和生活目標進行調整。


免責聲明
本文心得僅為個人觀點,僅供參考;關於品飲狀況,請以實際情況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