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生活

今天一杯咖啡的時間,來聊一下朋友M最近的煩惱。

她是位女強人,在國際集團做了幾年高管,之後就獨立創業了。這一路做得風生水起,收入多,生活也就跟著富裕。大房子、豪車、名品,一件件堆疊起她閃亮的生活樣貌。這樣的日子,以為不會變,但,變化還是發生了,親人一位位走入老、病、死的歷程,她的身體也開始出現各種慢性病狀況,而事業也遭遇瓶頸。

一次,我們老朋友聚會,她打趣地說:「現在所有名品的新品上市VIP邀約,我都拒絕了。」

我隨她參加過一次,獨立的購物空間,二個人坐在華麗的長沙發上,厚實的長毛地毯溫柔地包裹住雙腳,眼前是三架的點心餐盤,咖啡盛在貴氣的骨瓷杯中,房間正中的大屏幕正播放這一季的走秀,而四周牆上、地上早陳列著銷售顧問依據M過往的購買經驗所挑選出的新品,我忙著吃點心,M則忙著試穿,落地長鏡前,我盡責地發表批評或讚賞言論。

結帳後,銷售顧問手上大包、小包一路護送M和我走到地下VIP停車場,M打開她跑車型SUV後車廂,銷售顧問將包裹一個個落好,目送M上車啟動揚長而去。我不否認,那一路從商場走到停車場的過程,路人們的視綫聚焦在那可辨識的名品銷售顧問的制服以及那標誌性鮮明的購物袋,會讓人大腦發散多巴胺,驅動著一種獎勵性的興奮。而M帥氣地操縱一輛價值數百萬的名車,讓那種快樂感更加膨脹。只是不多久,那高昂的情緒消散得無蹤無影,如戳破的泡沫,既輕薄又無存在感。

之後,聚餐時,M說她把那跑車賣了,因為時不時的高昂維修費對如今的她來說成了一種必須計較的負擔。而第一次,也聽她反思,她終於注意到那數不清的、久未使用的名牌包皮面發霉、環扣生鏽,因為擠壓而產生扭捏的奇形怪狀。

我了解她在這過程中的彆扭與不適應,我也有類似的問題,曾求問過我的上師。我的上師很獨特,他以心靈科學的角度引導我解構自己的難題,再融入佛法開釋我。我跟M討論,妳這樣的人生狀態,對應上師曾給予我的教導,應可歸類為二種對境訓練,一是「無常」,一是「幻浪」。她一開始對這二個詞有些抗拒,認為那是做作的佛教語言,我請她先不要分類貼標,單純地思考現在的人生遭遇是否跟往年所習慣的已經不同、以為不會發生的壞事正在發生?她聽著眼淚就流下來了,我說,其實我們都是啊,無常掐著每個人各自的生命節奏入鏡,沒有人倖免。一開始面對變故磨難,總會抱怨不幸為何落在自己身上,我的上師輕輕一句話就化解了—事情的發生自有因果,若是好事,惜福,若是壞事,就當是消業的機會。這句話讓我的心境從悲傷的被動承受,轉化成有機會累積自己福報的前行力量。我知道M有點被打動了,因為她和我是同類人,向來不喜歡在傷感裡無力地載浮載沉,如果這無常的變故是一個消業的機會,那麼原來每一分秒的悲傷痛苦,其實都在消褪冥冥中不好的因緣,那種淨化的動感讓她升起振奮的力量,她說,突然,心情感覺在純然的哀傷中有了平靜平和的可能。

一旦學習接受無常,接著就要學習面對無常所帶來的許多令人痛苦的人、事、物。M在親人與自己老病死的歷程中,還要面臨連續劇裡一貫的屋漏偏逢連夜雨的情節。員工開始浮動不安,最忠心耿耿的草創時期夥伴,紛紛請辭。她回憶說,每天一早醒來最怕看到手機螢幕上新郵件的推播通知,標題簡短刺目的二個字:辭呈。而離職的員工竟將公司發展的技術機密連同客戶一起帶走了。她一開始難以想像,繼而憤怒異常,歷歷的記憶中,她對這些員工掏心掏肺地教導、花盡心思給予各種實質獎勵,甚至介入幫助員工挽救家庭婚姻,而曾經,這些員工也以積極的熱情回報她,為她籌劃生日派對,三不五時的貼心小點、咖啡伺候。她以為彼此締結的情誼穩固,如今曾有的滿滿信心被沖刷得支離破碎,她說那心情的不甘與被背叛的憤恨,讓她每晚失眠、眼壓高到似乎只有爆裂一途才能宣洩,而她也被診斷出青光眼,視力大減。

我看她還在不斷回味那種痛苦的滋味,我貼近對她說:「那些,都過去了。」我其實是把上師烙印在我心底的話,對M說出來而已。我記得當時我不斷對上師直率傾洩我所受到的屈辱的待遇,上師只溫和地對我說:「不要多想。」當下我震驚於這三個字的威力,我怎麼從來都不知道只要「不要多想」,自我折磨就能這麼簡單地暫停了呢,因為那曾經發生的不愉快,早就不存在了,是自己的念頭一直在反覆導演那齣劇,然後逼迫自己一再回看,只要停止心識製造記憶幻浪,那幻浪瞬間消滅,自戕的情緒也就能有機會平復。

我對M說:「何必現在的自己一直活在過去已經不復存在的人、事、物幻影中?」

但M受傷地說:「可是那背叛帶來的實質傷害,是現在的我正在承受的啊……」重要的客戶被一個個挖牆角帶走,技術服務也因為山寨版的低價競爭比稿屢屢失利,公司業績與營收跳水式下跌,經營瞬間陷入困難,留下的員工亟待安撫,M又忙於進出醫院,接著處理親人的繁瑣後事,我知道她正經歷混亂的心力交瘁,我建議:「要不要嘗試減去法?譬如,考慮把公司收掉。」她真的像看外星人一樣地看著我:「收掉?!」我太了解M了,我們曾是如此相似的一類人,堅信矽谷所有經歷困境卻最終創造奇蹟的企業神話,以自己的社會菁英模樣而自傲,滿足於在璀璨的現代化商業大樓裡穿梭的生活,行事曆非得滿滿檔檔塞滿會議、演講、飯局交流、精彩的年假旅遊、同溫層好友相聚……,但這樣的生活必有孿生的陰暗面,就是不堪負荷的忙碌、膨脹的壓力與無可豁免的商業生存鬥爭。

我可以感受到她強烈的抗拒,她面對工作的慣性態度如此堅若磐石,好像以前的我,雖然痛苦異常,但既有認知卻自大到無人能撼動,寧可任憑自己深陷泥淖動彈不得。於我而言,契機終於在因緣聚合的狀況下出現了,一次很偶然的機會相伴在上師身旁,他為我講了一段法,後經金剛師兄編輯成一段視頻,名為「簡單生活」。這段法,最特別的地方,是引導我去代入「乞丐」的身份體驗生活。如果敢的話,上師說,搬個紙箱,到台北車站去,坐在地上,體諒體諒,這也是一種修行……。剎那間,天秤傾斜了,高入雲層的菁英自詡形象,墜落城市陰暗骯髒角落,以一個吃完的泡麵杯,討錢。所以,當杯裡開始落入五元、十元、五十元(運氣好的話)時,心裡計較的是什麼?便利超商裡那香噴噴的國民便當?二個肉滿滿的大燒包?它們同山珍或海味,引動食慾及填滿肚子的能力值是一樣的。一旦溫飽,睏意就來了,睡吧,不夜城市裡匆忙過度的輕重足跡,是一再回帶的催眠曲。吃飽、睡好,上師說,這就是佛法的精髓。啊,這麼簡單嗎?我思忖著,即便從工作職場退下,上班族的儲蓄,不算多,但要吃多少個國民便當、大燒包,都不是問題啊,第一次,我被敲醒,生活的內容,其實可以簡簡單單地「吃得飽、睡得好」就好。只是曾經的我,在追逐職場名利的路途上,被數不盡的慾望與壓力捲著盤旋而上,寧可餐餐食不知味、夜夜焦慮失眠,早忘了可以穩穩地落地,簡簡單單地吃飽睡好就好。

我讓M看了影片,她不置可否,上師所描述的簡單生活,違背她長久以來所思所想。我知道那慣性思維,像深紮的沈痾,或者藥癮,不自覺地一再強化,難以根除。我覺得對她我只有最後一句話的餘裕了:「這時候,妳得有改變的勇氣,妳必須勇敢地嘗試走妳原來並不熟悉的路。」

我知道,人生不盡相同的路與路之間,跨過去只是一條線,卻何其難。但女強人如M,從不缺膽量,不是嗎?

上師教導的簡單生活,看似簡單,其實大多數人如你我、如M,總要耗掉大半輩子,才終於擁有懂得追求的智慧。

如上師提點,生活如果是讓妳/ 你痛苦不堪的不簡單,那就讓它「變簡單」!

延伸閱讀

如果您喜歡這篇貓咪生病了,您可能也會對以下文章感興趣:

免責聲明

本文心得僅為個人觀點,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