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 佛教徒的時尚意識

我自認是有時尚意識的人。路過百貨櫥窗,從商品的陳列就能嗅出當季的時尚風味。再見擦肩而過的男男女女,一路好像定焦照片的搜獵,總能重疊出時下正流行的時尚裝扮。我心目中帶時尚意識的女性偶像,是西蒙波娃,這位法國存在主義哲學家任教高中時,學生眼裡的她,脇下總夾著當代的流行雜誌高雅地穿梭在教室課堂間。

百貨公司櫥窗展示
圖片來源:Unsplash – 時尚櫥窗展示

約定俗成的時尚表現,繁華商業區滿滿都是範例。從透亮落地玻璃窗,經常可見裡面三兩成群的時髦女性,一邊吃著華麗的餐食,一邊談笑。清一色眉目細緻描摹、長髮垂肩,悅目的穿搭各有記憶點,當季名牌包手把以撞色絲巾包裹出流行圖騰,巴黎時裝秀的小縮影在金玉其外的平和人世裡處處上演。

看在眼裡,我一直以為那是有時尚氣息的「美」。每一季、每一年的過度,這樣的美都在翻新視覺享受,理所當然是所謂時尚的具體詮釋。

直到最近,我因緣際會認識了一些金剛師兄,驚覺原來有另一種時尚美。所謂金剛師兄,是我跟從持明仁增塔欽仁波切學習佛法的同學們,無論男女。這些師兄們,服裝多半樸實無華,一眼望去,波瀾不驚,什麼造型、什麼配色、什麼當季最流行,是與他們完全不著邊的平行線。正因這既定印象,所以當我忍不住被吸引,移不開目光,感覺美感帶來的共振時,我非常驚訝。

一開始生起這種情緒,是直面坐在我對面的金剛師兄。她受疾病折磨多年,一週數次被綑綁在醫院治療的過程中。抵抗力奇弱的她,在公共場合,口罩始終無法脫下。所以我們在喝茶談話時,只能從她的雙眼感受她正經歷病痛折磨卻始終溫柔歡喜的言語表情。看著、看著,我竟然覺得身上彷彿長出一雙翅膀,想要飛翔,也想要開懷地笑,因為,被一種無法言喻的美觸動了。我曾被邀出席過時裝秀,伸展台上,高䠷的模特兒走過眼前,設計師對季節流行所詮釋的作品,張弛在他們一致的肢體語言裡。而我的這位師兄,也在她人生的伸展台上走秀著,只是,屬於她的流行季節,是中老年的重症,而她以佛法訓練過的儀態,艱難但也從容地,優雅行走。當她微笑地說著:「其實很痛。」我強烈認知到,這是她當下的人生風格、她的當季時尚。

這種感觸再被強化,是在跟另一位師兄喝咖啡的聚會。她長年住在台北一個非常有特色的住宅區。在她的地陪下,我們先在窄巷裡的一家義大利餐廳吃過午飯,然後過街拐巷,來到一家仿照電影「金牌特務」障眼裝飾的餅乾店,我們穿過故弄玄虛的廊道,之後坐在現代化簡約設計的空間裡喝茶、吃著真的好吃得不的了的餅乾(我太喜歡甜食了~)。接著,她帶我們再啟程,前往她經常坐定校稿、為上師編輯傳法書籍的秘密基地。那其實是一家隨處可見的連鎖咖啡店,只是這間以跳tone的北歐清冷風格呈現,挑高的天花板,消融人群滿滿的喧嘩,大面落地窗,潑進城市的光亮。我順著她手指的方向看去她習慣佔位的角落,想像她如何日復一日氣定神閒地將上師的講法落實為一篇篇文字。她從台灣薪資最高的一家科技公司毅然提早退休,專心學習佛法,照顧生病的家人。坐在她對面的我,依樣看到溫暖的眼神、向陽的笑容。在屬於她的伸展台上,她的行走風格,正展現捨棄、返璞歸真的生命主題。她說,現在跟舊同事的聚餐,大家熱衷談論的晉升、薪資紅利、換車換房、豪華度假……,她聆聽,卻不再介心。人生在世的裝扮百種,她做了自己獨樹一格的選擇。而我覺得特別賞心悅目!

與第三位金剛師兄的貼身相處,讓我確立了長年浸淫在佛法學習中的人,真有令人不斷玩味的時尚風格。這位師兄啊,我的第一眼,必須說,不容易親近。他早年因為車禍斷了一條腿,憤恨揪心,曾要執刀報復。我們的上師一路耐心地拉著他向佛法光照的道路前行。他不修邊幅,一副拐杖隨行,出言從不潤飾,很少微笑,若嘴角上揚,總透露嘲諷之意。我一回在計程車上與他同行赴聚餐地點,他與另一同坐的金剛師兄大聲猛浪地拌嘴,我是驚訝的,心想:「師兄,你講話這麼衝,不怕被討厭、被孤立嗎?」入座吃飯時,這位師兄直言不諱:「我就是來蹭飯的!」結束時,他請服務人員給他幾個塑膠袋,他把殘羹剩餚落袋,說:「回去餵狗。」我聽其他師兄提過,這位師兄獨居,總收養流浪動物,他對毛孩子的態度不算溫柔寵溺,但「只要我有一口飯吃,你們就有得吃」。到了飯罷眾人要告別回家的時候,有人對他建議,讓誰誰載你回去吧,他斷然拒絕:「開車回新竹,一路塞,不如我坐高鐵,然後轉公車,十分鐘就到家了。」他靈活地拄著拐杖,吊著塑膠袋,模樣真不能再瀟灑了。我腦海中倏然對比浮現電影裡常出現的瀟灑的套路:高大的男主,面對離別,瀟灑戴上太陽眼鏡,遮掩了目中神色,倏然開車離去。而我們的師兄,靈活地拄著拐杖,行走不落人後,把累贅、同情二字甩得老遠,瀟灑行走在這對他來說並不平坦的人生舞台上。

我曾以為的時尚意識,必須靠時尚雜誌、時裝秀餵養,擷取當季賞心悅目的元素,然後購買,用心配搭,以身體展現,家門外的世界就是伸展台。很多年,都這樣饒有興致地,按設計師建議,分不同的場合妝扮自己。然曾幾何時,工作、家庭、親友之間,開始發生各種磨難變故,那原先輕鬆人生、四季鮮明的伸展台不見了,眼前的長路突然變得荊棘滿佈、崎嶇難行,痛苦令背脊佝僂,時不時只想蜷縮角落掩面哭泣,完全沒有勇氣邁開腳步前行。負面情緒如洶湧的波濤,沖垮了自我樹立的外在形象,也擊碎了內在穩定的心識,裡裡外外只感覺體無完膚、醜陋不堪。我在舉步維艱時,認識了我的上師–持明仁增塔欽仁波切,開始在他的引領下學習佛法。如同我的金剛師兄一樣,在人生遭遇各種困境前路茫茫時,我們的上師,以佛法修補我們脆弱的心識,讓我們從心出發,重新塑造屬於自己的風格,再站上人生當前階段必須責任出演的舞台,以自心自由的姿態,穩穩地開步向前。

就這樣,在人生的進程中,我從單純關注外觀的時尚意識,開始學習品味師兄們在各種對境的考驗下,以佛法一針一腳織出適合自己的自在裝扮,而後者所展現的美感,餘韻雋永,不同凡響!

延伸閱讀

如果您喜歡這篇貓咪生病了,您可能也會對以下文章感興趣:

免責聲明

本文心得僅為個人觀點,僅供參考。